。自小圓之後的變身動畫,總覺得都非黑觀眾不可。
在這個2014這奇幻之秋中,一套尤其日本風的動畫,便是這套半原創的結城友奈之勇者。為什麼說是半原創,因為這套作品其實是某部漫畫(名字忘記了,但也是以XXXXは勇者である的格式)的後傳故事。故事就首三集所看,是揉合了神道教(這邊或者多少可以介入一點修驗教吧)和現代日本的故事,一套日本風味十足的作品。而同時也為變身動畫,咱和友人略為查了資料和推測後的結果,這套東西還是要從設定中黑出來,雖然沒到上年的幻影太陽那麼絕望,但咱多少會用幻影太影的設定做一些對比。
在神樹曆三百年,在讚州島(所以一直吃烏冬)的一所國中中,有一個勇者部。本來只是以義工團體式形活動的勇者部,某天突然被選中成為勇者,和Vertex作戰。嘛,介紹上就好像是很普通,隨處可見的變身動畫背景。但實際上,只要在這個背景上問為什麼,就會在作品四周得出完整的設定出來。
比方說為什麼會有上代勇者卻還會出現Vertex,以這一代勇者的演出是不只有封印,而且亦能擊殺Vertex。去看一下漫畫版,會知道所謂的勇者系統並非從一開始就完整。把這個想法延伸至第三集綻開的系統上,就能預見這個系統的不完整,那滿開時會發生什麼事大概也可以預測得到。又例如東鄉,三隻式神、雙腳不靈、失憶,其實都是暗示漫畫版的故事(雖然還沒結局)。種種的設定背後都有他各自存在的意義,為故事往後的發展鋪路,的確是就三集以來(嚴格上來說是兩集吧),故事上是給人不錯的魅力。
反過來說,雖然故事劇情上有不錯的魅力,但是在人物和心理描寫方面卻是不太理想。
其中一個問題是配角不足。以各方面都令人有聯想的EVA做對比,EVA的角色數量不少(雖然劇場版Q是多到多餘),不同的角色對塑造三位最重要主角的心理像時起了很大作用。其中一個角色的塑造方法是讓目標角色和不同個性、立場的配角起互動,讓目標角色的一面浮現。互動的配角數量愈多,那角色的完整性就愈強。像是明日香本身,除了和加持的互動,還有真嗣、自我形象等等,雖然只是第二女主角,但整體上是完整的。反觀勇者部這邊,就首三集以來配角數量壓倒性地不足,結果角色只能在四人(到第三集勉強可以說五人吧)之間團團轉,角色到目前為止都相當片面。就開頭來說,這種現象實在不看好,對於日後事件發展時,角色內心的表現,是能預想到那種不足性。
另一個問題是描寫的順序。就首三集來看,作為整套作品主角的結城友奈其實描寫並不多,反倒是東鄉的描寫是最多(雖然明顯是關鍵人物),第三集就很快地把視線移至新人。姑且不算友奈,因為主角的描述本必是每集最多,只要是每集都有就可以。但是其餘二人的描寫不足是什麼一回事?應該說,就首三集,對於勇者部初始三人的描述,都是很自然地、自顧自地把一些特性安放上去。但對於內在的細節、想法,並沒有落足夠的筆墨。與此同時,又很快地把移視轉移至第五人,這種做法過於輕視角色的心理(雖然第五人的描寫是不錯)。尤其是這套作品一直插著不少的死旗,角色能在一季中出場未必很多,而在開頭又不加快描寫,是一個讓人擔心的點。
所以就開首來說,這套作品雖然有他充滿潛力的地方,但本身對於角色的描寫並不好,令咱想起當初為什麼覺得幻影太陽不好看的原因。更甚者是到了第三集卻來了個老梗,而又無法帶給故事什麼的一回,令人對這套作品的動畫製作方面抱持很大的不安。這套作品不是不能看,只是就怕這套作的演出破壞了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