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外話:感覺自己有在看的漫畫愈來愈少
散華禮彌(港台版那個亂來的譯名咱是不會認同的),算是這五年來頗具特色的漫畫作品。畫功精緻,活用人物像和背景之外,故事的內容也十分有故事性(不開名說,但有很多漫畫內容真的一團糟)。一個描述殭屍和殭屍控的似是戀愛,亦重於心靈交流的故事。或者故事不會帶出很強的哲理性,但是故事本身對於角色的繪畫、情感是有值得一看的價值。兩三個月間的故事,透過多事件、重覆思考加強角色之間關係的理解,讓整個故事一步一步完整起來。當中是有不少存在的問題沒有解決,結果也是有點草草收尾的印象,但評價不會低到哪。
做一個簡單的故事簡介:故事講述自少有戀殭屍癖的主角降谷千紘,因為機緣巧合下找到一本製作復活藥的古本,希望復活因意外而死的家貓巴布。在製作的舊大樓,意外遇上女主角散華禮彌。受不著家中壓力的禮彌飲下由毒物(紫陽花,又稱繡球花)製成的復活藥,在一次和父親的衝突中掉下山崖,不但沒死,還復活成殭屍。後續的故事就集中在,怎樣為這位殭屍女主角找到一個最適合她的生存環境。
簡介中多次提到巧合,但其實全都是老早鋪排好的伏筆,這一些伏筆也是整個故事最漂亮的地方。其中一個不得不詳細提一提的是有關「漫畫題名」的伏筆,某程度上是咱對港台翻譯的一點抗議罷了。散華禮彌其一當然是直指女主角名字,用以說明作品內容就是圍繞著女主角這點,其二是散華禮彌本身只是為了把さんかれあ變換成漢字而寫,就以片假名本身來看就能把さんか也可以變換成三夏,在日語來說就是指4至6月三個月份,再配上本作的代表花-紫陽花,在日系季節性文學作品中有代表梅雨春的意思,其實是暗示整套作品的風格、時節(結果港台用了一個完全沒有格調的名字,白白浪費作者一番心機)。另外其實還有降谷本身的家庭背景這個最大的伏筆,作品沒有像「某巨人」一樣一直把伏筆在故事中間跳出來,而是所有都在故事的開頭就設定好,故事的完整性相當地高。這樣的好處是,故事就算會有多事件發生,不同的人物、背景出現,故事的所有元素還是互相交接,讀者要接受並不困難(火影那種就很難接受)。對於整個故事的印象建構是相當的出色。
另一點是對每一個設定的詳細表現。(嘛,這點在奇幻作品中就很難滿足,反倒是這種比較走向現實的作品才有機會。)整體而言,散華56集漫畫中,設定算是少(比起東京(P~)種),相對地,每個設定都會有詳細的解釋,亦會連貫到角色或是故事本身。就說降谷爺爺這個前黑幕高層,故事後面由爺爺的技術、地位層次開始追溯爺爺的研究的動機。由產生動機的故事和千紘正在面對的禮彌作出映照,為整個千紘、或是故事本身做了暗示,對於角色的心靈變代是有很大程度上的推進。這樣的效果,除了一來是故事的感染性更強力(不只是靠演出、對白,而再補上設定),整套作品的水準也是有更一層次的提升。讀者對故事有幾多了解,對於讀者對故事的評價是有正比影響。像是喜歡EVA的人,絕對會對EVA本身故事的內容含意有更上一層的理解;反過來,像後設一樣把什麼都寫在設定集罷了的作品(像是jump某三台柱),讀者的評價都是偏向比較差。只要知道才能拿出來討論,能拿出來討論才能更明白作品的本質,要是作品的本質是優秀,那評價就會愈高。嘛,當然會有像殭屍結構等等說出來就失去格調的成份,但那基本上是不影響作品的範圍之內,反過來說那是說明了就會破壞作品,只要知道結果就好了。在「詳細說明」和「略略帶過」兩種設定的平衡下,「詳細說明」的優點被突顯,「略略帶過」的問題被隱藏,同時為作品的空白位置填上神秘色彩,就這點來說散華是做得相當出色。
設定,也就是先天的因素,讓散華成為潛質豐厚的作品,那內容這後天因素呢?咱可以說散華的表現到了第一個事,也就是和禮彌父親決鬥為止,後面故事的內容發展就過於平淡樸實。在這類內心描寫強烈的作品中,在內心的思想、對答,可說是前奏,最重點的是在得到一個確定的想法之後要作出什麼行動。就以物語系列來說,不論任何角色,在經過多番思量之後做出來的行動才是去表現這個角色最重要的一步。但在散華中,「思維」和「行動」的連結有點兒薄弱,尤其是作為主視點的千紘。過去的事無法改變,現在的事無能為力,未來的事逃避面對(中後),千紘在整個故事中削去嘴炮禮彌的能力後,到了中盤就已經等同透明人。千紘的確在故事中接觸到很多的事實、想法、過去,但是每每得出結果後都沒什麼行動。在進入組織開始,千紘對於所有事的能力愈來愈弱,就算有心也做不到什麼,在逃出島後才有一點點作為。整個故事的問題就變成「空口說白話」。沒錯,故事有一個完整的脈絡讓讀者跟著去想,但真的只停留在想,故事完全被環境帶著走。沒有行動去證明、強化想法的邏輯,印象在讀者腦中畢竟是模糊的,對於整套作品的傳達力有相當壞的影響。
雖然在劇情層面上,散華的內容性是有如此的不足,但換個角度看,在角色層面來看卻是有水準以上的表現。撇除開主線,本身這個故事也是在描述一對男女主角的戀情。嘛,角色鈍感讓讀者看來著急,已經是相當老套的做法,不過勝又勝在在此之上的殭屍設定帶來另一份與眾不同的感覺(真正應用到殭屍這個設定也是成功要素之一,總比只是把題目要素當成梗來玩的爛作品要好)。這段戀情寫得波濤凶湧,這是成功的一半,更重要的一半是「這段戀情是可以失敗的」(雖然可以說成這是不可能的戀情,但看過結局還是用「可以」就算了),當中有好幾次的失敗,甚至到了結局咱也不覺得二人會走在一起。中途帶給讀者的感覺也好,結局的畫面也好,那種不穩定的感覺是這個戀愛故事最亮眼。
略為再說一說結局的表現。嘛,這邊當然是以完全劇透的角度去看吧。結局是禮彌只有吃揮千紘的心臟就回復過來,而千紘亦因為多次中毒而避免一死。禮彌後來隱居深山,沒再出現混沌期,也比普通殭屍活長很多時間。二人一年後雖然再有機會見面,感情也在,但彼此都知道在一起是不可能的事,無論是危險性來看還是生命長度來看,漫畫就在眾多回憶的千紘房間看著夕陽結束。其實吃掉心臟一幕是有「分享生命」的意思(不是獻出生命),這樣看來,像是已經把禮彌回復到半殭屍的狀態,這可說是作者對於這對不可能共存的戀人最好最好的答案。不現實、新設定(其實說是奇蹟會比較好),都是這個結局的毛病,結局太過理所當然是它的問題,更可惜的是作者沒有在這個看似絕路的故事給出獨特的答案,雖不影響作品水平,但真的令人覺得可惜。嘛,這也可能是作者的極限。另一個個人覺得未夠好的地方是「季節」的方向性。上面也說從題名到故事設定,這套作品在季節的元素上花了很多功夫,但是在結局,甚至說整個結局篇的故事都在這方面表現不足。本來,咱的推測是故事結局應該會有晚夏的時間,那晚夏的服裝、植物都應該會有出現。可惜的是結果完全沒有,失去了故事一直帶下來的季節感反倒是咱最失望的地方。
最後再說一說畫面方面。服充本身的畫,人物方面是偏向瘦身頭大,這次散華的角色的身長平均都拉高了,問題以起以前的作品都要輕很多倍。特別是禮彌多次的封面表現肢體動作,一來是服充盡量避免自己在全身畫封面的缺點,一來也看得出這次的比例是完整很多。或者說,這種身長才是比較適合他的人物比例。
另一點是表情的表現上。禮彌因為是殭屍的身體,偶爾會有神智不清的情況。這時候的服充在表現上意外地有色氣(以前是一點都沒有),而隨著故事發展,這個表情還有危險的一個意味,在表情的表現上有微妙的轉換也可說是服充在作畫上的進步。
總結:這套漫畫本身的內容性正如上面都有說,和設定互相連結,令到整體相當緊湊。要是追月刊的話還真的得不時回頭看前面,比較適合一氣呵成看完的作品。但是一氣呵成也好,或者在閱讀時有必要停下來去感受角色心情,要是抱著讀少年漫畫的感覺或者會覺得這套作品只有色氣(?)和搞笑(?),但就五年來,這套漫畫作品可沒令過咱失望,是平穩踏實的好作品。個人覺得是結局是真的吃掉了千紘,而禮彌是背負著千紘的生命而活,把背景換回梅雨春的感覺會更加好。
評分:82/100
我也很喜歡這部作品,當然我沒有閣下能看到這麽多細節,但我看完後也一直忘記不了這漫畫。散華禮彌這女主角描繪得非常的好!無論造型及個性都一流。
回覆刪除快回來三次元了,像禮彌這樣的好女性三次元不存在的w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