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夏番/2015冬番總評]Aldnoah.Zero(A/Z)


2014年的夏番為前半季,2015的冬番為後半季,以著名劇作家虛淵玄為故事原案,高山克彥為系列構成的動畫作品-Aldnoah.Zero。動畫首三集以虛淵親自操刀寫回劇本,讓故事開首取得不少好評。但第三集後交回由高山克彥和其他劇本家續寫,作品水平有明顯的下降,甚至出現不少罵聲,咱本身也有同意和補充的地方。這到底是哪裡出錯,當中又犯了什麼錯,將會是本文的中心。

動畫作品建立於當年阿波羅號登陸月球時,發現傳送至火星的傳送門,並在火星發現超文明與其核心科技-Aldnoah,從而演變成火星移民獨立成國,沃斯的成立。在兩國之間所發生的戰爭和內部政治,就是本作的故事。如果以首三集為對本作的解讀中心的話,本作品除了從王族的角度,最主要就是從民間,更甚為少年兵的角度去看待戰爭,或是國際間的問題。畢竟這只是以原案虛淵的角度出發,實際在後面的故事是完全看不見相關的元素就是呢。
如果要把故事界定等級的話,首三集的虛淵劇本是最上層,第三集以後前半為第二層,後半整體為第三層。
劇本在整套作品中很明顯是虎頭蛇尾,當然這和過去由虛淵所做的故事原案但沒完全參與的作品是類似的結果比方說是翠星。在首三集中會比較明顯集中於「少年眼中的戰爭」,尤其是作為主角伊奈帆的視點出發。在少年眼中的戰爭是無可奈何,被戰爭的流向所帶動著,能夠做到的只有「為朋友報仇」這點小事件,特別是第三集結尾伊奈帆那句「這是朋友的份」相當具有深意,一面描寫了伊奈帆的角色,一而所對比出少年參戰的理由並沒有政府所說的大義所在,只有悲傷和後悔,當然也有在對比大人政治世界的虛偽和少年世界的真摰。
但是到了第三集之後,劇本一改風格,伊奈帆不再是少年兵,變成了一個地球軍的王牌機師,這樣做大幅度的削弱了故事當中對戰爭背後意義的描寫,變相過份著重於對戰爭實技的表演。之所以咱沒把這一層和後半季比下去,最主要是在前半季還存有一個角色- 婭賽蘭公主。這個角色和伊奈帆不一樣,不用常時站在前線,所以會有相對比較多的時間去思考戰爭的價值。不過說實話也沒演出好到哪裡。前半季的婭賽蘭著重在的都是在於「王族對於戰爭的責任」,因為眼見戰爭的殘酷和沒有戰爭的幸福,才會更強烈地感受到停戰的必要性,這是從前半季整體一些細微部份推測出來。可惜的是,實際在演出當中公主所謂的責任並沒建立於「見聞」當中,很大部份都只是在腦袋中空想出來,而演出也很不給力地一味在演海平面,要是以「自然」為「見聞」的中心也未能夠說服得到人。當然,更大的問題是如果以「自然」以中心而不是「人文」的話,就應該更多一部份時間出來描寫沃斯的環境狀態,可惜這部份亦只在出現在對白當中而沒有畫面或是人格影響在當中。
直到了後半季,也就是整套作品水平最低落的時期。雖然後半季比前季加入了更多的政治要素(未至好看也絕對是合格水平),但卻愈來愈看不清到底作品的核心是想說什麼。就像伊奈帆在後半季前段一直在問「斯雷因特洛耶特的目的是什麼?」,作品的角色只有戰術,但沒有戰略方向,更沒有角色、又或是人民心目中又是為什麼而戰。作品愈來愈走向單純在表現戰爭實技,對於戰爭背後的價值並沒有像前半季一樣的發揮。如果說前半季是在演出從人文角度看待戰爭,後半季就變成從軍人角度去參與戰爭,讓前後兩季的風格、水平都大有落差。


從整體來看,可見作品的核心是愈來愈模糊,角色的行動目的愈來愈意義不明。咱不知道實際上虛淵的原案是怎樣子,但是從澤野的音樂歌詞中多少能夠推測出作品是以「理解」為中心表現戰爭,比方說一開始沃斯登陸地球是首先攻擊通訊設備也是一個可以連貫的地方。但自第三集以後,表現人和人之間的「理解」愈來愈薄弱,前半季還可以有扎茲巴魯姆這個大黑幕的開戰動機作為一點點表現,勉強亦可以把萊艾和婭賽蘭之間的關係拉出來用。到了後半季就已經是完全無視了這個主題來演。如果前半季結尾有為「理解」這個主題作一個漂亮的收尾,在後半季以其他主題演出亦可以(說實在咱真的不知道後半季在演什麼鬼)。但是明顯地,前半季的結尾並沒有為此而帶出過什麼意思,甚至因為前半季中間的焦點模糊而讓故事、角色交代不足,讓結尾有太多的想像空間。直到後半季甚至好似在演王室三角戀一樣和前半季完全是另一個系統的故事,這樣作品的整體性降得極弱,而且也沒對前半季,又或是首三集的故事作出過任何的演釋或是解釋。
而更嚴重的問題是,首三集以後過於著重戰爭的實技卻欠缺人物的描寫。簡單的對比首三集的敵人和首三集以後的敵人,會發現首三集以後的敵人是完全沒有戰鬥動機和角色描述在入面。首三集的敵人托爾蘭(俗稱西瓜蟲),為什麼會跑來追殺伊奈帆一群人,而托爾蘭本身又是一個怎樣的性格,在首三集中有相當完整的描繪(雖然只是個配角)。但後來,無論是弗拉德(拔刀)、費米安(鐵甲飛拳),又或是二期的澤布林(放電)、拉斐亞(忍者),可以說是完全能夠用機體來代替人物。不單是角色沒有描寫(頂多是描述興趣),就連對戰爭也沒有個人的想法,就算是很多人開口罵的種命運也不會出現這種只有機體沒有個人思想的角色。剩下來原本的角色,主角的伊奈帆的角色多少和虛淵首三集的設計有很大差異;公主的角色除了欠缺行動之外,在後半季又一直睡在水缸;斯雷因的角色戲份又過份著重於感情戲,對於斯雷因個人思想、對於戰爭的看法,甚至是原來一直有計劃著建國大計都沒描寫過。使到整套作品沒有一個能夠帶領故事的人物,讓故事很早就開始迷失方向。
更進一步說,這套作品是把很多虛淵在設定階段留下來的元素都沒好好運用過。尤其重要是Aldnoah這個系統設定,當然不用去解釋這個黑科技怎來,也沒有意義(除非去玩發掘超文明開發者的心態)。但最重要的是借由Aldnoah去描寫沃斯內部的封建制度。因為Aldnoah這種硬設定會演變成相當強勢的王權社會,這樣對於在扎茲巴魯姆口中所說,王權社會對人民的思想移植便會有更深刻的描寫。間接上,這也能夠對開戰的各種式形、為什麼沃斯皇帝沒能管好軌道騎士,等等有關於封建制度的戰爭形式有更進一步的思考。可惜的是,Aldnoah由頭到尾都只成為了戰鬥中的黑科技系統,為了可以玩更多不同形式的梗而存在的便利設定。像是這樣,其實還有更多虛淵在當初應該是有好好設計過的設定到後來也沒有好好發揮過(個人最不滿的其實是伊奈帆的性格和面部肌肉癱瘓的設定),令到首三集以後的故事像是放棄原有基礎重新開始的感覺,特別是到了後半季好像是要利用前半季結尾事件,讓整個故事重新再來一次一樣。


。某角度看,界塚姐已經是因為「家人」的身份而寫得最好的角色。這絕對不是因為咱有大姐頭屬性加乘的關係。

讓人最可惜的,比起劇情更應該說角色。
讓咱最覺得可惜的角色首兩位一定是斯雷因和萊艾。這兩個角色建基於出身特殊,能夠從異地人民的觀點看到當地政局的怪異、當地文化的美好,進而可以成為達成本作宗旨-停戰的重要人物。但可惜的是,像萊艾就完全沒有戲份,在作品中只是作為一個和進擊的巨人主角一樣不知進取,只會原地踏步地說要消滅敵人的屁小孩,不同的只是一邊是說驅逐巨人,一邊是掛著火星人不可信。回頭一想,大家對萊艾的角色有什麼感想?大概是什麼都沒有。而另一邊的斯雷因在前半季一直表現著對公主的忠誠,這可以作為映照軌道騎士變質的上流社會。在前半季雖然斯雷因也沒有相當活躍,但應該要對故事所做的貢獻都有做到出來。然而到了後半季,一方面是這角色手上做的和嘴上說的完全不一樣,嘴上是一切都是為公主好,但是手上所做的和其他軌道騎士完全沒有差別。這種變化來得太過突然,只是從理性的角度是無法解釋。從感性的角度看,斯雷因的行動就變成了「為女死為女亡」的觀音兵(最後還壞嬌),劇本還特意使盡手段讓斯雷因本身地球人的背景身份完全消去,使到這個角色的特性完全消失。看著後半季咱開始不不明白為什麼要做斯雷因這個角色出來了。
其次的是伊奈帆初段的同伴,像韻子還有加姆。這一些角色起初就像是其他作品的凡人角色,會為主角所面對的事件提出最正常的反應。尤其是現在說的是戰爭,伊奈帆亦站在一個少年兵的身份立場上,有這類角色是應該幫助反映伊奈帆的內心。但是呢,自第三集以後開始,這一些角色全變了「龍珠的解說角色一樣」,出場的用途大多都是用來表述伊奈帆的戰鬥技巧有多超人(但留意,首三集時明顯沒表示過伊奈帆有那麼驚人的駕駛技術)。對戰爭的恐懼、敵人的恨意,在首三集以後完全沒有出現過在這一些角色身上,甚至咱除了首三集有表現過的加姆和韻子之外,完全記不著名字。這一些配角變相做出來只像是佈景板。
而在全套作品中,落差最大的莫過於伊奈帆本人。就咱的個人感覺而言,在首三集中的伊奈帆雖然因為天生面部肌肉癱瘓,但並不代表情感冷漠。在起助死的事件上,伊奈帆沒能夠把傷感和憤怒的情感表現在表情上,相對地,平日總不提起勁的伊奈帆卻對攻略托爾蘭的NILOKERAS(西瓜蟲)上卻是十分積極。這樣的安排正正就是上面所推測,本作原有的主題「理解」的一種表現方式。但是在第三集以後的伊奈帆基本上是性格大變,由一個正常人變成數據廚(到了後半更為明顯),這明顯是後來的劇本(尤其是作為系列構成的高山克彥)掌握錯誤了伊奈帆的個性,直接把面癱當成一種個性表現。雖說這種變化未至於讓劇本產生扭曲,但角色本身就失去了原有魅力。大概呢,到了前半中盤,這個角色就徹徹底底成了為了戰爭而存在的機械人。



嘛,順便再說一說戰鬥。這套作品雖說是包括很多政治戲(但做得太過不明顯,很多都是要靠猜想),但戰鬥都是重點之一。不過呢,這套作品雖然自稱是真實系機人,但就算撇除沃斯的黑科技,就連地球軍的也很難說得上是真實系。
首先有一點要先說明的,單純就科技力來說,地球軍和沃斯帝國是相差無幾。這是根據有人在BD附加的設定集中指出的,地球軍的機體之所以是人型還可以動得那麼流暢,因為那不是使用現在常見的履帶,而是電磁筋。就兩軍的機體技術是不相上下,單純就戰術單位的話,能夠泛用多種裝置的地球軍機體其實是更勝一層。只不過是沃斯的機體裝有Aldnoah引擎而實現各種各樣浪漫機能的浪漫機太過規格外。
作品雖然自稱真實系,但實際上愈到後面的戰鬥場面就愈脫離真實系。尤其是後半季開始時,伊奈帆所做的彈道預測,正常來說要是那麼多巨石碎片造成的引力圈,是不可能正確的計算出彈道。就算,說伊奈帆裝上了某超級電腦(先不吐糟這電腦直到最後都沒有解釋過是什麼,也沒解釋為什麼那麼好用的東西沒有廣泛應用),但實際是敵方移動方式再改變一點就不可能打中,因為在這種太空空間的射擊比起平地的線,更像是多重切面的點,要實現到百發百中就要連對方的駕駛習慣都要熟知。不好意思說,咱在看其他真實系機人片時從來沒見過這樣噁心的能力。更莫說中間很多劇情都已經完全不真實系(尤其是DEUCALION的移動方式,正常艦內的人應該死了好幾十次),再加上機體設計的巧妙,到了愈後就愈沒趣味。開首的最強之盾(真實為工地用機)、運動性能為重的近戰機(但裝甲薄得要命)、能夠巨大化分子的鐵甲飛拳(把脫生裝置當成攻擊模式用的怪人),設計都還叫有意思。到了後半季的機體單純在放電、分身(但吐糟說句,這個分身真的能實現就已經是在創造物質,哪來真實系),設計愈來愈單調。已經很難再像一開始時單以機設來享受。
另一個是戰鬥場面。首三集,還是虛淵時的戰鬥著重的是戰鬥整體。包括有事前的偵測、特殊性能的查證,還有戰術的運用等等,整場戰鬥都是能夠說好看(雖沒有超級系的動感)。但是到了後面開始,戰鬥就側重在伊奈帆怎樣一上場就打對面臉,不再是戰鬥的整體而著重在駕駛技術本身。但又建基於本作自稱真實系,才不會像seed或seed d一樣在打無雙,所以就硬生生地把敵對角色變蠢,雖然畫面演出上並沒有出錯,但戰鬥設計本身就失去了魅力。
不過話是這樣說,但咱並不認為這套作品的戰鬥全不可取。特別是地球軍機的戰鬥方式,相當有現代戰爭的風格,加上機體的靈活性和武裝,單純就看地球軍的戰鬥是有緊張感和迫力。而且,這套作品雖然在沃斯機上的設計太過奇葩,相對地地球軍的機體就十分有機械感,上色、光影亦是咱近年看過的3D作畫中最為自然、最為美觀的設計。 


總結來說吧,本作就像很多人所說,虛淵找了一等一的食材給接下來的人去料理,但萬萬想不到後面的人無視食材本身的特性,亂做一通,把海鮮當火雞煮。尤其是第三集以後的水準下降比當年的翠星要強烈得多。雖說軍武題材讓畫面比較豐富,讓作品未至於無聊(試試翠星時做出這種水準差異,一定比A/Z更差),但也很難說是好看,特別是角色們的個性變異太大。嘛,本來也想說說音樂,特別是澤野這位音樂製作完全是支撐起整套作品的支柱,大概沒了澤野的音樂也很難看下去。但咱實在不是語言專家,英文和德文比較弱的咱也只能看翻譯,所以不敢大談澤野的音樂內容,不過咱可以保證歌詞和歌曲本身都是相當優秀的作品。

評分:68/100

 

4 則留言:

  1. 虛淵玄擅長人物的描寫和心境的變化
    虛淵的大局觀和機械設定不強
    西瓜蟲那隻完全沒科學根據
    大局是什麼完全沒說

    高山克彥擅長機械的設定和科技的演變
    人物描寫很虛

    其實高山克彥設定的機械是有科學只是後期都沒說明
    冰雪那隻還算有說 熵的理論
    分身那隻是量子的理論,要說明可能會耗掉1~2集


    我來看火星根本不知道Aldnoah會產生特殊能力的原理
    只是知道會有哪些特殊能力
    其他方面其實就和地球軍差不多

    A/Z到後期就不知道在趕什麼一下就最終決戰
    搞得原本對人物和大局都很虛的劇本變得更加奇怪

    回覆刪除
    回覆
    1. 虛淵的情況,其實在A/Z是看得不太清楚,始終他只有負責首三集和原案,後面的故事發展和人物描寫都已經和他沒關係。至於西瓜蟲是沒說清楚,但在咱的觀點來看,總比後面設定上亂說一通的科學原理要好得多,多說多錯,不說不錯。而大局其實一直都有寫,首三集咱也認為已經能初步了解情況,只是要去到連火星內部情況都解釋清楚,三集是不夠呢。
      至於後面說的,首先要知道,Aldnoah只是一個迷科技和動力爐而已,物理、化學原理是沒被扭曲的。就比如你提到的熵變原理,要是真的要科學起來,就會和西瓜蟲一樣,消失了的熵不知跑去哪裡了。至於分身那沒記錯是相位移的理論,咱記憶中原有的理論和物質創造一點關係都沒有。作品中提到那是物質性分身,那就完全是牽涉到物質創造的問題。這是對熱力學第一理論的最大衝擊,要是真的做到根本就不會有能源危機的問題,因為Aldnoah已經去到能夠做到創造,這個只有「神」才能做到的事了。

      刪除
  2. 的確是如此,討論太多無關於夏洛特的意見,
    會影響想觀看夏洛特的訪客想法,
    在此敝人對於未考慮到這點,
    而持續與版主討論A/Z相關意見感到抱歉,
    因此移駕此處繼續討論~
    .
    .
    回到正題,
    版主回應的點是
    「一定就只有計劃者應該負責嗎?」
    .
    在此我先用中國電影「墨攻」來當開頭,
    那就是
    「告訴我!在戰場上有哪一個人不是無辜的?!」
    .
    今天,
    如果公主是在戰場上被暗殺,
    那我就不會對這種暗殺說什麼,
    但問題是什麼?
    火星跟地球的第一次侵略戰爭之後的和平,
    至少持續十多年了
    (至少沒侵略地球,你說是吧?)
    在和平時代,人是由法治+道德來規範,
    今天公主是代表火星來和平談判,
    竟然有人想暗殺公主?
    難道不是應該讓「計畫者跟其執行者」來負責嗎?
    總之我的論點是
    「在和平時代,殺人謀殺都是犯法的;
    ...在戰場上,殺人謀殺都可以被勝利者合理化」
    .
    .
    所以說公主被暗殺的時候,
    難道是在戰場上被暗殺了嗎?
    不是嘛.....
    明明是雞排想以「暗殺公主」為導火線,
    結束這種和平時代,
    捲起第二次侵略地球戰爭,
    暗殺計畫的始作俑者不是雞排,
    要不然還有誰能勝任呢?
    .
    .
    將大眾十幾年的和平推向戰場的深淵,
    暗殺公主→成為戰場導火線,
    引起雞排暗殺的原因的確是政策失誤,
    但這不能掩飾
    「雞排發動第二次侵略戰爭+
    ...暗殺公主+造成菈葉父親死亡」的罪過
    因為他選在和平時代去暗殺,並且引發戰爭
    如果雞排贏得了戰爭的勝利,沒人會去計較這些的,
    但是沒有,戰爭就是如此,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敗者(雞排)→就要接受「發動侵略戰爭」的罪名,
    這樣講應該可以理解
    為什麼因果論推到雞排就可以停止了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在此重新看待樓主與我的討論,
      我想了許久.....決定還是打上來補充,
      首先我承認「菈業的確是恨火星人」
      這點我一開始就知道,
      然而樓主認為
      「恨火星人→復仇對象找公主很合邏輯」
      但是我認為
      「恨火星人OK→但是復仇對象搞清楚好嗎?」
      之後,
      我將討論導向
      .
      「復仇對象 = 策劃者+執行者才是比較合理的,
      ..沒必要將復仇對象搞到公主身上吧?」
      .
      樓主以為我的想法是在
      「恨策劃者 = 復仇對象」,
      並無推到「菈業的恨是對全部的火星人」
      所以才會問:「只有策劃者要負責嗎?」
      .
      .
      這真的是誤會阿.....
      我的因果論指的是菈葉應該尋找的復仇對象,
      而不是菈葉的憎恨到誰就好,
      難怪樓主會認為我的意見會是個人意見無法討論...
      因為兩個人講的點不一樣嘛XD~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