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番總評特別篇]小長門有希的消失 小長門有希的消失篇


。題名是詭異了點,但是這一篇實在值得咱特別抽出來寫。


首先,想請大家注意一點,本文不是小長門有希的消失的總評,而是小長門有希的消失的第十至十三集的特別回顧。原因是,這五六年來,除了咱發過一些特別讚揚的作品以外,少有地可以讓咱全神貫注地看的精彩一回(其他集數不是不精彩,只是沒能夠像這四集一樣集中),原作漫畫當然這一篇也相當好看,但是動畫版補充的演出、追加上去的劇情,可說是讓這一篇的水準更上一層。雖然本文會比平日的短,但也希望各位看過之後再重新看這四集一次。

本篇故事概要是,在梅雨時節遇上車禍的長門有希,因為腦部受影響暫時置入了另一個人格(部份類似於原因涼宮春日系列當中的長門有希)。由這位既是長門有希,又不是長門有希的人物,重新感受作為長門有希對阿虛的情感。而在整體故事上,也讓阿虛再走近長門,甚至開始把長門當成女性看待。劇情其實頗簡單,但正正是因為簡單而空出大量能夠仔細描寫這位新長門的情感,而又因為重新清洗過一次情感記憶,所以觀眾也能從長門的角色再感受過一次這段戀愛劇。以下會把置換走的,前九集的長門人格稱為「小長門」,而這四集為主角的人格稱為「舊長門」。

動畫化漫畫、輕小、文學作品,總之凡是改編作品十之八九都改爛已經是經常有看作品的人共同認識。而小長門有希的消失,尤其是這一篇可說是稀有地改得比原作出色。而且,並不是原作本身爛而動畫把他修正過來,是在本來已經描寫得相當好的漫畫原作當中,動畫應用到「群眾製作」的優勢,以及動畫媒體的特質,把這段故事改善得更接近完美。就算沒看過涼宮也好,沒看過之前十集的故事也好,單純看這三集也可以當成一小時的小電影來欣賞。



首先要讚的是這四集充分利用了「小道具」來連貫整個故事。
比如說因車禍而壞掉的眼鏡與備用的舊眼鏡,象徵著兩個人格的置換,而舊長門抗拒新眼鏡,也就是對於小長門的抗拒。這樣的情感就是舊長門對於自我存在的一種肯定,咱是不知道ふよ有沒有心理學知識,但在心理學上,的確是存在「拒絕認同他人而肯定自我位置」的說法。正正因為舊長門當時清楚意識得到自己和小長門是不同的人,所以抗拒進行和小長門一樣的行為。應該說,在剛表白自己是另一個人格時,雖然舊長門是說明自己能夠演繹小長門的身體(?),但實際是如果可以,舊長門根本是想以自己獨立存在的身份,而不是小長門代替品的身份生活。這也引導出後來為什麼舊長門會對於小長門人格的回復感到煩惱。
另一個小道具是舊長門一直在看的SF小說-星を継ぐもの。順帶一提的是,原小說是一本描述怎樣解釋一個存在本身充滿矛盾的屍體,雖然不是SF層面,但舊長門面對的心理問題,也就是如何一步一步解釋自己這個充滿矛盾的人格。就算,不知道原作小說的內容這本小說自身,也象徵著舊長門正在面對煩惱的進展。在第十二集舊長門拿起這本小說,正正就是開始煩惱自己這個矛盾的人格-概存有小長門的記憶,卻又是另一個人格。要說任何一點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也可以說那是小長門的記憶,怎樣走出「舊長門=小長門」這個難題,也就是舊長門一直在尋找的答案。當然,最後舊長門找到的答案是,自己對阿虛的情感就是屬於自己,即使喜歡同一個人,也不代表這感情是來自小長門。看完這本小說,得出這個答案後向阿虛表白,正正就象徵著她已經找到自己確實的存在證明,阿虛有沒有答覆也是一樣。但最後的眼淚,其實就代表在證明自己存在之餘,同時心底也存在想與阿虛走在一起的願望。這裡用到最後一個小道具「夜空的星斗」。
第九集中出現過小長門看著星斗表示那好像伸手可及,那是對於自然的景觀感嘆,也是心底的一種願望。但是在第十三集中,舊長門的這句話其實是把星斗比喻成阿虛的存在。舊長門雖然對自己的情感遲鈍,但對其他人的情感變化卻很敏銳,這三集以來舊長門一直以旁觀者身份觀察著其他人可以知道。所以,舊長門其實知道只要自己,又或是小長門告白,阿虛都會接受。但自己是過路客的身份,就算阿虛接受,也不可能走在一起,那就是這句話放在舊長門身上的意思。浪漫一點解釋,小長門之所以會說出那句話,說不定其實是受到內在舊長門人格的影響。



其次在動畫版的演出,也是這段故事比已經相當出色的原作漫畫更上一層的主因。相信有看咱文章會知道,咱很常批評一些動畫做得不像動畫,那就是沒應用到動畫這個媒體的特質。而這一篇的小長門就充分的利用到動畫-漫畫、小說無法做到的視覺效果來表現角色情感、故事劇情。
其中一個咱欣賞的表現手法,就港語中「雪花」的模糊影象效果。這樣的做法,明顯就是為了突顯出舊長門自身一直作為旁觀者的身份。初期的舊長門,透過份把個畫面灰暗化,表現著自己雖然有小長門的記憶,但並沒有小長門的體驗。如果這點單純是靠對白來表現的話,大概要理解也要花點時間,而且,應該有一大票的觀眾覺得太麻煩直接當成第二人格就算數了事。但動畫加入這細微的效果,就能更讓觀眾更直接的感受到,舊長門所說的情況,更重要的是理解到舊長門自己的認識當中並不等同小長門這件事。
另一個補充的演出是舊長門的夢境。原作中並沒有把夢境畫出來,但動畫卻一口氣把夢境的內容,尤其是舊長門的讀白都加上去。這點在完整整個舊長門人格、視點、所關注、害怕這一些元素上起了很強的作用。對比原作這一些夢境花的頁數其實不多,但動畫相對上就花上比較多的時間在上面。這就更清晰地表現到,舊長門在夢境中發現,自己慢慢變成小長門這一點。也就是作品當中說,在睡眠整理記憶的過程中小長門一步一步的回復過來。而且,還加入了大量舊長門自己和小長門之間的界線獨白,表現著舊長門雖然一直在消失,但是一直都抗拒著認同自己就是小長門這一點,這點也把最後舊長門消失的一幕引導出來。



最後可能是劇本的內容。嘛,整體的觀點就留總評吧,把是單單就這一篇來看,這篇的故事除了是相當美麗的情感戲,也是舊長門作為一個代替品怎樣找出屬於自己的證明。
從理性上看,人會為自己到底怎樣證明自己是獨立個體而煩惱,是相當正常的事,不過是舊長門把事情極端化成人格之間的比較。劇本一改前九集的風格,第十集開始便以舊長門第一身視點(過去是以文藝部為單位),出發看整個故事。這點便更易帶出獨立看外在、看自己的過程。其實,只要咱們有心在眼前的景象上起框框,也可以像舊長門一樣,雖然有著記憶但不像是自己所體驗的事(實際上主動這樣做的也是佛學當中的一種修行方式)。自己一直相信的記憶,可以很簡單地便被自己推翻,這就是舊長門在故事中後段,發現自己的情感都可以用小長門的身份解釋而感到困惑。咱們的行為真的是屬於自己的嗎?沒有被任何人影響過去?這個問題明顯是多餘的,所有人的行動當然被別人影響過,要找出從根本起就自己才能決定的事,幾近是不可能。就算是戀愛對象,也可以是因為同儕一同注視(作品當中就是小長門),亦可以是因為搖言而開始關注所致。這也就是為什麼從理性角度出發,對於尋找出自己的證明那麼困難的主因。
但是從感性角度出發,事情或者就沒有那麼困難。和理性不一樣,理性是對外證明,感性是對內證明。舊長門在最後幾幕,分別對朝倉和阿虛的行動便是出於感性,也就是屬於自己的證明。對朝倉隻字不提自己很快會消失的事,那是從感性上不希望朝倉為自己擔心-屬於朋友的感情;對於阿虛卻一五一十的把所以收藏在心底的話都說出來,明明應該是和對朝倉一樣不想對方擔心,卻優先抒發自己的情感,這也就是舊長門對於自己不等同於小長門的證明。

嘛,這篇文只是簡單從整個大故事當中抽一篇特別精彩的出來評價,或者內容有點短,收尾也比平時更收得不知所謂,但咱是希望沒有用過這樣的觀點看小長門的朋友,能夠重新試試用這個方式去看這一篇的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