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番點評]KILL la KILL (キルラキル)



2013年秋番的舊番,其實說舊也不是真的很舊。本作最大的特色是以當年天元突破的班底,並以他們獨立出來的TRIGGER為中心製作的作品,在開播前已經相當受注目。然而此作不同天元突破的有刻意營造內容,本作的製作宗旨只是「想做這樣的作品出來」而已。最終在咱的角度而言,本作有趣在於能夠以「透過背景和對白認真思考」與「毫不在意背景故事,單純看故事性」兩個方式,這也是本作成功的地方。

相當粗略地帶一下故事:在世界中,存在位於人類進化重要地位的角色-生命戰維。為了獲得生命能源(食糧)而幫助人類進化。而主角纏流子在故事開首就轉學於幫助研究生命戰維的基地-本能寺學園。故事就是纏流子在追尋雙親腳步的事。

從比較易入口的方面說吧,本作是「可以」從完全不考慮背景故事的情況之下去看整套作品。整套作品單純就故事上說,是可以說緊湊的。以TRIGGER的習慣,把故事分成不同章節來看,故事中的「起」、「承」都相當短。比如關西襲學旅行,起因其實是鋪陳在前四章中,而承的部份只是很短地以四天王在各地戰況以一集解決。作品的故事章節都著重於「轉」當中,同樣以關西襲學做例,都是著重在流子和鮮血間的行動來尋回牽絆的部份。如果格式化地看,整套作品的結構特性就是在於把起和承在前章故事中的轉、結作鋪陳,又或是只是三言兩語帶過重點就算(當然不是沒詳細解說,不過最後還是會由流子或真子以最簡潔的方式總結)。整套作品的組成核心主要都是各章節的轉和合,這樣整套作品單純從觀看上,就會變得一浪接一接。上一個章節還沒完多久就能很快進入下一個章節的高潮,使到看的不會容易覺得悶。有趣的是,本來這種一浪接一浪的手法在很多賣弄特技的電影是常見手法,只是那邊的問題是會使到起、承的部份過短而令到故事空洞。但是這邊卻因為把起、承都安插在前章故事當中,使到不用以故事劇情作代價也能夠把故事做得緊湊。
在這之上,本作的戰鬥也做得相當出色。與過去天元突破單純靠氣勢的機人戰不同,本作的戰鬥相對上纏鬥的部份很多,不如說比起天元突破,本作的戰鬥更有戰術性。單挑戰在前段比較多(雖然全都是流子對其他人),尤其是對皐月的戰鬥當中,比起天元突破那類靠大招式的打法,更著重在不太起眼的戰鬥技巧上。皐月在使日本刀時都是相當傳統的刀法(不像現代很多日系作品的日本刀都沒刀法),一砍一回都是有刀法基礎,打起來就會相當有技巧。當然,比起作品中單純力量比拼的大爆炸看起來很不起眼,但要是喜歡看格鬥的,這類一招一式的刀法反而更顯得出戰鬥的一進一退。而流子的戰鬥方式雖然沒有皐月的武術基礎,但是就反映出流子對於戰鬥的觸覺(雖說都是不良式打法)。流子和鮮血在作中是對抗最多敵人的角色,因而反映出流子在面對不同情況的彈性戰鬥方式。最明顯的應該是四天王戰中,流子和鮮血會因應敵人的特性而改變戰鬥的形式(雖然風格都是不良)-面對無法從外進攻的風紀委員長就打進內部、面對無法肉視的情報部就用範圍性攻擊、面對會飛行的文化部就連自己都會飛。這樣有點像JUMP系能力戰鬥作品,但是當中又不欠缺所謂的「主角特色」,也是作品在觀能上出色的原因之一。不過說到底,咱還是喜歡皐月那種戰鬥方式就是了。



作品可能有一點從觀能上比較多人不接受的,就是整體作品的風格。最為代表的就是幾乎所有有關真子的劇情,以最誇張的形式去表現作品的重心。畫風又會跟著劇情而大幅變化。比較接近畫風的作品例子,がんばれ!! ロボコン(中譯小露寶)的漫畫版。說到這個例子,大家應該可以猜出本作的參照作品年份,其實是1970年代的漫畫作品。這點也有另一個可以猜出來的地方,就是每集的標題。如果有考證過,作品中每集的標題其實都是1970年代的歌曲名字。在現代的作畫、劇本風格中穿插著70年代的影子,這樣當然會引起近代觀眾的反感。但反過來,其實70年代的作品風格-「無厘頭」(不明所以),其實正正就是反映出作品的核心主題。如果這樣配合來看,作品的味道就會有所不同。



在另一角度看,本作的劇本背景是相當有意思。像是最經典,皐月在口邊掛著的幾句名言,是改修自喬治。奧威爾的一九八四中英社黨的口號,影射著本能寺學園的社會主義。本作還有很多地方像這樣利用參照其他作品來反映這套作品整個背景,最終指向「人與衣服」這個主題。這種做法其實和平常在學術上使用專門術語一樣,能夠以最簡短的方式表達相當沈長的內容或論證。以同樣皐月的名言做例子,透過這種方式把社會主義的概念一下子套進作品當中,作品就不需要再為社會主義與其他社會形式作比較,直接把社會主義的社會演繹於作品當中,立即為主角帶來影響。比方說喧嘩部一集,要是沒前面的引述可能就要花更長的時間來表現這種社會的問題之處。但是正因為使用到這種演釋方式,作品就可以更專心把問題放在「社會主義下的角色一行人」這個題目上。一如上面所說,本作雖然短短兩季,卻又能演釋多於兩季的內容,就是在各處的手法上花了不少功夫。
然而這種手法其實在動畫作品上並不常見(倒不是沒有),本身這種做法必須要觀眾本身有一定的閱歷才看得懂。但是在這個年頭的動漫愛好者,十之八九都是欠缺閱讀經驗的,這種做法在實際情況下反而令很多觀眾看得一頭霧水,與原意相反。可以說如果沒有上面所說的內容作支援,恐怕一開始就趕走不少觀眾。
至於內容上,雖然本作還是屬於中上水平,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雖說最後還是能解決)。比方說本作最明顯的問題是,很多名詞的解釋方法太隨性。嘛,沒錯,這是本作的特色,但作為一介觀眾都要吐糟,前段精彩的背景描繪到了中後段是沒怎麼利用的,有一些可能是隱喻的設定到最後也沒有線索把他還原成原本想暗示的對象。尤其明顯的問題是「生命戰維代表什麼」這個從第一集就留下來的問題。當然,劇中是有把生命戰維的由來、目的清楚說明,這在故事層面上看完全沒問題,但是在故事裡層,這借喻著什麼?這點就並沒能夠解釋。整套作品咱看過好幾次,有構思過幾個可能的代表,但都行不通。比方說掌權者(但實際掌權的是作為信徒的羅曉,整套作品來看敵對組織怎看都比較像邪教組織)、尚未互相理解的種族/人種(但生命戰維和人類有先後次序,要是沒生命戰維就不會有人類,所以不成立)、寄生者與被寄生者(勉強可以說得通,但和整套作品的背景設定完全沒關)。這樣的設定問題,其實和劇情的前後兩段的分配有很大關係。



如果數字化比較前後兩段,前段的速度是10,那後段的速度就是15。以本能寺之變(?)為分界線,前段一直比較穩健地邊介紹背景、人物,邊發展故事,但後段就因為作品中大部份的設定都解說完而一口氣加速。在劇本的處理上,這是沒問題,反過來應該說是相當正確。但如果在前段以投射某一些社會現象的心態去看本作的話,後段的緊湊劇情是不再投射社會現象才能做到。當然,單純從娛樂性來說這樣並無不好,再者本作的staff從一開始就表明沒打算做很有深度的作品。不過呢,作為一位觀眾,還是認為既然前段那麼有心機把背景設定鋪陳出來,那就不要浪費後面多多少少再運用一點。如果當年A/Z的評價是上好的材料卻做出爛吃的菜,那同樣的比喻應用在本作上,就是沒把食材每個部份都應用,只是把其中一部份做好上菜就算。作為有看出其實沒應用的部份的觀眾,當然會覺得可惜。但就算不做出來,其實也不會對作品有負面影響。



。話說有人發現,皐月遺傳了羅曉的後光(領導魅力),而流子就遺傳了髮背變色這點嗎?

最後簡單的帶一下角色吧。本作角色大體上都是改造自70年代的熱血漫畫,實際上中島在寫這個劇本之前的確看了不少日本男子漢題材的漫畫(更正確的說是學園抗爭漫畫,和那年代流行學生運動有關)作參考,簡單點說個例子比照形象就是:流子是學校不良、皐月是不良高中的學生會會長、真子是主角的友人。只不過是在本作當中把人物性別更換成女性而已,當然也要配合本作另一個主題-衣服而變更。不過嘛,本作的角色都是以熱血見稱,很難像其他作品一樣說得那麼仔細。
流子雖是本作主角,但同時也被稱為不像主角的主角。流子這角色最多人看不慣的是,這個主角兩次暴走(又或是成為敵對者)。嘛,先不論完美主角的觀點,單純就角色成長來說,其實流子還是相當完整。單純去比較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轉敵役,第一次陷入暴走要因之一是流子被針目縫刺激至情緒不安定所致;第二次暴走是放棄鮮血的情況下被控制。把主因抽出其實兩次的轉敵役成因並不相同,甚至說,只要有去細看流子第二次轉敵役前的反應,其實並非討厭鮮血而放棄鮮血,反過來是情緒上不想作為怪物的自己留在鮮血身邊才這樣做。這樣看來,其實流子是有好好的控制著自己的情緒(倒是智商上沒什麼成長,不過藍本是不良少年)。只不過是,作為主角上,流子的角色定位有點太低(學生),無法真實的掌握整個劇本的所有變動,所以最後才要有皐月來補足其他劇本流動的視點。
皐月方面,很多人認她才是真主角。嘛,一來這角色就是充滿領袖魅力的,二來這角色對故事整體都相當有影響力。實際上,故事其實很前段開始,已經可以把方向看成雙主角路線。流子是感性地看待過去帶來的結果,而皐月是理性地以行動來回應過去帶來的結果。又因為皐月相對流子在故事中的參與率更高,所以很多人才會以皐月把流子比下去。不過呢,皐月這角色的真正魅力反倒是本能寺之變後的集數,開始對前段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作出反思。



總結吧,其實本作要評起來有一定難度,因為本作主要是以70年代那種無厘頭的作風和熱血結合而成,說出來說會變得很感情的稱美或是否定。本作著重在一個「故事」的表現為主,雖然還是有他「概念」的背景設定,但始終是配角。要是覺得看一般的輕小改動畫覺得很營養不良,又不想看完全沒有背景設定可言的青春劇,更不想去看JUMP那種給少年看的漫畫作品,卻是又想輕鬆地看娛樂作品的,咱會首推這一套。題外話說點,個人是很不喜歡70年代那種過於真實的人物描寫,過去也有看過好幾部70年代的漫畫,但是對於現實到不行的當時人想法,感性上接受不了。理性就另一回事。

評分:83/1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